樱汐昕 发表于 2022-11-20 11:50:56

笔记2

看到很多支持方方的人,都说方方的日记写出了武汉人民的心声,说了别人不敢说的话,而目前众多外国媒体也在声援方方。那么她所谓说真话的日记是不是真的为武汉人民发了声?她日记在世界的影响是不是为中国发了声?世界人民到底会因为他的日记对中国以及华人产生怎样的态度?
她是一个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满嘴仁义道德都是为了自己的“生意”邀名买值,这个成语非常贴切的形容了这样的人但是“时代变了,狗蛋!”,现在的主流舆论不吃她这套了,连与时俱进都做不到了,后续操作无非就是维系热点,骗流量了,过几天哪怕她找个“大义”去直播卖货恰烂钱,我都不意外!作为既得利益者,她对于人民和政府的理解停留在了20世纪!从方方这件事情看出来,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,始终心系人民,始终与时俱进!这样的历史尘埃,被滚滚车轮碾过,让她沉寂于历史是对她最大的惩罚,啥都干了,还是留不下名,或者只留一个“水太凉”之类的笑谈!


方方在为谁发声我不清楚,但我知道方方在享受着什么,又害怕失去什么。方方在享受着特权的红利,却又害怕阶层流动导致她和家庭失去特权。方方1955年出生,1974年高中毕业。按照当时的政策,城市知识青年是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改造的。根据当年知青的回忆,逃避上山下乡有两种方式,第一种是家里没路子的,要想尽办法赖在家里不走,熬到街道革委会没办法,然后找机会混一份工作留在城里;第二种是家里有路子的,直接托关系找份工作留下来,说白了就是搞特权。方方1974年高中毕业后找了份装卸工的工作,别看不起装卸工,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们连装卸工都找不着。方方家族人脉深厚,知识知识分子家庭又普遍好面子,第一种市井百姓耍赖式的套路肯定是不会采用的,应该是采用的第二种办法。也就是说方方在1974年通过家庭关系找了份装卸工工作,成功躲过上山下乡,这是目前已知的第一次使用家族人脉特权。1977年恢复高考,方方考入武汉大学。看过《高考1977》都知道,当时恢复高考的决定很突然,在农村插队的老三届毕业生甚至连高考复习资料都找不全。

而在武汉当装卸工的方方,有上海交大毕业的父亲,清华大学毕业的大哥,华中科技大毕业的二哥,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三哥。这么好的家庭氛围,备齐全套高考复习材料完全没有问题,父兄有空还能帮忙辅导下功课。方方这么好的复习环境,基本等于开高考外挂,她也不出意外的考入武汉大学。方方在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,在那个大学毕业生稀缺,农村插队的老三届毕业生凑不齐课本的年代,享受了家族文化积累的特权。接下来方方的履历就是平步青云,官至厅级。鉴于方方家族已经在武汉经营了三代人,她母亲的小舅公杨叔子是中科院院士,华中科技大学校长。依方方的家族背景以及在武汉数代的人脉积累,即便家中长辈在方方升迁之时不出面疏通关系,也自会有人锦上添花。
1982年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,曾做过电视剧编剧、电视专题片撰稿人。1989年,调入作协湖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。曾任《今日名流》杂志总编辑。2007年9月22日,在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作协主席。2010年4月27日,任湖北省第二届“长江杯”网络小说大赛评委。2012年9月25日,在湖北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湖北省作协主席。方方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,一级作家。2016年12月,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。




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特权,所以才会有下面这些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三观,如:1、利用个人影响力让X警官送侄女去机场,同时却不忘造谣满地手机;2、60多岁的退休生活一直被人伺候着,一边吐槽家里的保姆没文化,一边又因为疫情管控放松保姆可以回来做可口的饭菜欢欣鼓舞;3、心安理得的住着江夏的大独栋,却全然不管别墅手续是否合规合法,被人指出后还恬不知耻;4、说自己60多岁高龄不适合做志愿者,却选择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70多岁的张伯礼院士视而不见。这就是方主席双标的三观,被特权红利宠坏了的三观。


可以说方方几十年来,享受的是她家族所在阶层的特权红利,但她最害怕也是失去特权红利。但她家族的阶层,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滑落。方方的母亲一直跟着曾外祖父杨赓笙生活。按照目前的影响力划分方法,方方曾外祖父那代人的阶层介于副国级和正部级之间,对全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力。

方的曾外祖父杨赓笙是国民党元老,“二次革命”的秘书长。当年的讨袁檄文就是他写的。
方方的外祖父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,他去世得很早,所以母亲一直随曾外祖父生活。
方方的伯祖父汪辟疆,是南京大学的教授。
到了方方父亲和爷爷这一代,家族已经对政界丧失影响力,最顶尖的小舅公杨叔子是华中科技大学校长。


华中科技大学是副部级,这也是方方父亲那代人的影响力上限,但影响力局限于学界和产业界。




方方母亲毕业于九江教会学校励女中,结婚后没参加工作。
方方母亲家族中的小舅公杨叔子是科学院院士,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。
方方父亲193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。

方方退休前最高职位是正厅级的作协主席,这也是方方这代人能达到的最高职位。作协是个冷衙门,方方的厅级作协主席,和杨叔子的副部级校长,虽然行政级别只差半级,但影响力天差地别。方方这一代人在学界和产业界的影响力,比父亲和爷爷那一代又下降了一个档次。



方方有三位兄长:
大哥1964年以湖北省高考第一名进入清华大学,他是华中科大教授,研究天体物理。
二哥从华科大研究生毕业后,一直在东北大学教书,也是教授,研究自动控制。
三哥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,在美国麦道公司工作几年后,引进回武汉,现是武汉直升飞机公司CEO。
到了方方女儿这一代人,阶层以垂直坠落的速度下降。65岁的方方,女儿年龄估计40岁左右,按照方方家族的传承,也到了成就点事业的年纪。可据小道消息,方方女儿当年通过关系读了个大专,在某单位谋了份差事。而1989年,34岁的方方就当上了《今日名流》杂志的总编辑。现将知友CCXK复制过来,他的父亲在1978年高考读大学后感受到的阶层分裂,以及某阶层人深深的恶意。感谢CCXK的理解和支持,因为CCXK家庭隐私需要,将他的姓名隐去。


写得很好,本想匿名一下回复,但好像评论不能匿名,所以就直接评论了,估计也没多少人看,不怕信息泄露。方方的所有行为就是反映的当初那个年代知识分子二代对zf的抵触情绪。我父亲是78年参加高考并考上的,他大学同学里几乎清一色的都是高干子弟和知识分子家庭,当年作为码头工人的儿子进入大学之后被嘲笑歧视了很久。他跟我说,他同学那批人在学校时都是憋着一股怨气,鄙视瞧不起我父亲这样的家庭,但因为经过那个年代,又不敢做的太过分,怕被发现被批斗。有时候冷不丁的冒出一句:不是gcd,你还想读大学?这群人对整个中国的态度一直都和方方一样,他们的经历都差不多,家庭是高知高干,有知识储备,但在当时却没有地位,这种错位的扭曲感浸满了整个青春期。遇到高考,由于有知识储备,顺利的搭上了这个时代班车,获得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批成果。他们的思想是畸形的,分裂的,自傲与自卑共存,鄙夷与害怕同在。这群人是时代的弃儿,一辈子活在怨恨中,永远在用那个年代的思维考虑事情。





樱汐昕 发表于 2022-11-20 11:51:20

方方现在很恐惧,
她恐惧自己年老,
她恐惧无法操控舆论,
她恐惧家族阶层滑落,
她恐惧特权红利丧失,
她恐惧有人秋后算账,
她恐惧谎言全被揭穿。
像我们这样的P民还是要感谢义务教育和高考,
义务教育让不同阶层的人能够公平的受到教育,
高考让不同阶层的人能够受到相对公平的筛选。
我们最大程度上杜绝两汉举孝廉制度下的贵族官僚垄断,
让一代代读书人实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,
也可以让欧美大学的捐款和推荐人制度在国内不能见光。
顶级公立大学几千块的学费和住宿费,
让贫民阶层也可以不受西方学生贷的困扰。
也正是这样的教育制度,
让中下阶层年轻人看到了逆袭的曙光。
一代代奋斗逼通过不懈努力,
不惜以996福报式的狂野冲击,
把老派特权阶层打的分崩离析。

同样都是武汉大学毕业生,
我们乐见于是雷布斯这样的理工男逆袭,
也更乐见于方方这样的老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。

樱汐昕 发表于 2022-11-20 11:51:40

以前有位袁腾飞的历史老师,他说过什么大家应该都清楚,他为什么要说这些呢?
他母亲当年是知青,下去苦了几年,然后77年考上了浙大,从此过上了悠然闲适的生活,比如曾经给一个什么单位作什么顾问,基本什么事都不用干,每天就坐办公室看报纸,但看报纸需要写读后感,觉得太累了,辞职不干了,去干更舒服的了,他们家是大院,是全国最早通电话的人家之一
以上都是我初中时候听袁老师网课,袁老师课上亲口所说,可能有些许记忆偏差,但大体差不多
袁老师本人,高中毕业因为历史特长,保送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,后来因为授课幽默成为网红,2010年以两百万版税收入,荣登作家富豪榜21位
以上是百度百科词条
所以你觉得他在课上说的话在为谁发声?
他缺钱吗?他缺地位吗?至少目前是不缺的
但他怕这些再次失去,再次回到老百姓的身份

樱汐昕 发表于 2022-11-20 11:52:07

以前有位袁腾飞的历史老师,他说过什么大家应该都清楚,他为什么要说这些呢?
他母亲当年是知青,下去苦了几年,然后77年考上了浙大,从此过上了悠然闲适的生活,比如曾经给一个什么单位作什么顾问,基本什么事都不用干,每天就坐办公室看报纸,但看报纸需要写读后感,觉得太累了,辞职不干了,去干更舒服的了,他们家是大院,是全国最早通电话的人家之一
以上都是我初中时候听袁老师网课,袁老师课上亲口所说,可能有些许记忆偏差,但大体差不多
袁老师本人,高中毕业因为历史特长,保送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,后来因为授课幽默成为网红,2010年以两百万版税收入,荣登作家富豪榜21位
以上是百度百科词条
所以你觉得他在课上说的话在为谁发声?
他缺钱吗?他缺地位吗?至少目前是不缺的
但他怕这些再次失去,再次回到老百姓的身份



很多极度自私的极右小粉红和营销号这么多支持共存,其他人也喊着共存,小粉红和营销号是不用担心买不到药和到医院挂不上号的。而你呢?如果真的病毒共存,共存了你觉得能挂上医院的号吗?轻症在家得不到救治药房连药都买不到,一个口罩几十块都买不到的时代已经经历过了,你确定共存了你就能上班?你能买到药 ? 你能住得上院 ?



做个预言,过十年,再回头看,可能大家就明白了,在二十一世纪二零年代大搞性骚扰扩大化,大搞家暴扩大化,大搞动物保护扩大化,对于整个民族的伤害有多大!极右思想危害太大了!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笔记2